李晓严,中共党员,1982年10月生,河南周口人,2009年6月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副教授,河南省教学标兵,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一竞技官网第二届“青年教学名师”,荣获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高校理科) 一等奖、一竞技官网第十二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主要担任有机化学、中级有机化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讲的《有机化学》被认定为河南省第二批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并获得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及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立项。获得全省科研工作先进个人、校级优秀教师、校级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主持省厅级项目2项;主持校级项目3项;指导校级老员工创新创业项目5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或参与授权专利6项;参编教材1部;参与河南省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普通化学》课程的录制。
一、以德治教,改革创新,打造金课
(一)德育为先,育人为本
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有机化学课程注重有机专业知识与课程思政教育结合,逐渐形成了课程思政“进大纲、进教案、进课堂”的 “德育”体系,充分发挥有机化学课程的育人功能,把“立德树人”的综合教育理念贯穿到整个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中来。
比如学习对映异构章节,讲解手性、对映异构概念时,向员工介绍20世纪60年代,抗妊娠反应药物沙利度胺,这种药物由于未分离有强烈致畸作用的对映异构体,引起8000多例海豹畸形婴儿的“反应停”事件;在讲解氮杂环化合物时,向同学们讲解三聚氰胺“毒奶粉”造成多例泌尿系统结石病患儿事件等,让员工明白,不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具备科学严谨和实事求是的作风,不能抱有任何浮躁心理和侥幸心理。同时将职业素养及社会责任感根植于内心。
学习烯烃的化学性质时,讲到聚烯烃是塑料制品的来源,它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给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但是却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在学习氟代烃的性质时,介绍氟利昂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介绍白色垃圾、PM2.5、“日本水俣病”等真实环境污染事件。及时向员工灌输绿色化学的理念,重视培养员工的实验素养,引导员工选用对环境友好的有机合成路线,提高员工节能减排和环保意识。我国已经推行垃圾分类政策,增强国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变废为宝观念,为绿水青山贡献微薄之力。
学习氨基酸章节时,介绍1965年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这是我国科学家冲破国际同行的激烈竞争, 为人类揭开生命奥秘做出的重要贡献。在讲解内酯章节中的亲核加成反应时,介绍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屠呦呦,屠呦
呦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放弃不言败,通过55年的执着奋斗与努力,成功提取青蒿素,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也因此入选2016年时代周刊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通过将我国保持在国际前列的成果推介给员工,展示科学家们不畏艰难、不计名利的高尚品格以及对科研的首创精神与团队合作精神,进而激发员工投身科学研究的热情和为祖国做贡献的信念。
讲到蛋白质章节时,向同学们讲解热点问题“新冠肺炎”,我国率先通过基因重组技术获得重组蛋白用于新冠疫苗的研发。由国药集团研制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于2020年12月31日获批上市,将为全民免费提供。类似的事件使员工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大增,让员工深深体会到,炎黄子孙有能力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在有机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课程思政”的切入点很多,方式方法也很多。将课程思政合理融入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员工学习兴趣、弘扬科学精神、培养员工爱党爱国、文化自信、勇于创新精神、树立环保和安全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员工在学好有机化学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践行OBE理念,彰显教学特色
OBE教学基于“产出”的核心思想,聚焦于员工“学到了什么”,而不是教师“教了什么”。OBE理念认为,教学目标是员工通过教育过程所取得的学习成果,教学目标先于教学内容存在,课程资源、学习任务、教学评价等活动都需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即OBE 课程设计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的反向设计过程。有机化学课程通过优化课程知识体系,改革教学方法,重视过程性评价,确保目标、教学、评价三者高度融合,践行OBE倡导的“成果导向、员工中心、持续改进”教育理念。
以OBE教学为理念,建立了四平台多方法的教学模式。采用线上MOOC+雨课堂+QQ群+线下课堂四种平台的教学方式,提供了丰富的自主学习内容,增加了师生的线上互动。并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线上教学采取员工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教学方法,使员工养成自主与协作学习习惯。线下课堂采用“情境导入式”、“模型、图表及动画直观演示式”、“启发式”、“问题探究式”、“案例分析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员工主动性,培养员工创新能力。并对重要知识点的教学采用BOPPPS教学模式。形成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的有机结合,具有创新性。
(三)潜心教学研究,探索教学改革
《有机化学》课程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于2021年认定为河南省第二批混合一流本科课程,是继《普通化学》之后,一竞技官网获批的第二门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在2018年时,李晓严老师先是获批校级公司产品改革项目:“独立院校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优化改革研究”,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进行了有机化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一系列改革,并将其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发表了“基于微信雨课堂的有机化学教学应用研究”等相关教研论文,改革成效显著。2019年开始建设线上教学资源:在尔雅平台建立线上课程,完善慕课视频、文档材料、章节测试等;建设“雨课堂”平台,完善雨课堂课件库、试题库;进一步丰富QQ平台的学习资源,用好公告栏;增加微信公众号辅助课堂教学。在线上资源建设的推动下,有机化学课程还获得了2021年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通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进一步完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加大翻转课堂和案例教学的应用,深化公司产品改革,开展智慧课堂教学,有机化学教学质量得到不断提高。
二、教学心得
在一竞技官网工作的十三年里,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时刻以一名优秀人民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教学工作中,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积极探究新教法、新学法,也总是充满热情,喜欢与员工交流,深得员工的信赖和喜爱。
(一)激发兴趣,得学之乐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必使员工得学之乐而耐学之苦,才是正轨"。大学更多地需要员工自主学习,要想提高员工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是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把教学内容与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员工开阔眼界,认识到有机化学对于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在讲清教学内容的同时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引入一些既有用又有趣的知识,如:烷经的异构化在汽油方面的应用、卤代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和对自然界的危害、三硝基苯酚既可以是药物又可以是炸药、胺的衍生物在减肥方面的作用,等等。同时结合实际,巧妙设置悬念性问题,激发员工的好奇心,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对有机化学的知识能得到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使员工在学习中由被动变为主动,也有利于培养员工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抓住学科特点,实施有效教学
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为有机化合物,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又反映化合物的结构,这也是有机化学的基本规律。针对有机化学课程有些内容理论性强,抽象枯燥,有些内容知识陈旧,不能反映学科新知识和发科新知识和发展现状的问题,适当将反映有机化学等学科在近年所取得的重大进展引入有机化学课堂,充实有机化学教学内容,使员工了解有机化学的学科前沿,激发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产生化学科学探究欲望。例如,在钯膜上实现由苯到苯酚的直接转化、可循环使用的不对称催化烯烃复分解反应的催化剂、氟苯及氟代芳基物的绿色合成,等。
(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单纯的课堂讲授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发展,采用慕课自主学习后的翻转课堂、案例教学、模型及动画直观演示、小组讨论等多元化的互动教学,更能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体现以员工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如课前在雨课堂发布插入慕课小视频的预习课件,员工观看视频、查阅资料自主学习后,部分内容可以开展翻转课堂模式,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员工,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在讲授有机化合物的分子构型、杂化轨道等内容时,借助分子模型演示的手段,使其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员工的面前,通过深刻的感官认识加深员工对知识的理解,锻炼了员工的空间思维能力。讲解反应机理时,将反应过程制作成动画,使其动态地呈现在员工面前,使员工对反应机理的理解更加深刻。另外,多开展讨论式教学,课堂讨论就要求员工必须做好课前预习,在讨论的过程中,员工之间可以相互诱导、相互激活,使员工的大脑处于非常活跃的状态,同时教师通过员工的讨论可以发现员工对知识的理解误区,引导员工抓住问题的关键,使员工更深刻地理解知识,同时也可通过讨论拓宽员工的思路,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四)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
新冠疫情期间,积极尝试有效的网络教学,精心挑选大学慕课资源,建立雨课堂班级,建立QQ、微信学习群,对于钉钉网课直播的步骤及注意事项提前掌握,精心备课,提前购置了数位板,为员工能够如期听到高效的网络直播课不断努力,增强员工的听课体验,有机化学的网络直播还吸引了不少往届员工的围观听课,反响热烈。
课前,在QQ学习群中发布有机化学网上授课教学计划、学习要求及课程考核方式,上传有机化学电子版的教材;在雨课堂发布插入有慕课小视频的预习课件,要求员工预习并思考预留问题;推送中国大学MOOC平台课程,要求员工自主学习,并完成课程章节测试。
课中,雨课堂“互动直播”授课。在课件中设置选择题的形式检验员工预习的效果,并在讲课中时不时穿插问题,采用随机点名提问,员工语音回答,发送弹幕形成词云等互动方式让员工参与到直播课堂中来,对回答正确的员工及时提出表扬,使员工的注意力集中,尽量避免由于个别员工自觉性差,不预习,不认真听课的现象。对于需要板书的知识点,提前准备了数位板,直播时可以用手写笔在课件上画出重点或者进行板书,增强了员工的听课体验。
课后,在QQ群上传直播课件、学习资料,并进行讨论、答疑。雨课堂布置客观题及主观题作业,要求员工在规定时间内作答,提交后对员工提交的作业及时批改,有问题的地方,下次直播时讲解,尽量使员工学懂弄通。
同时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加大过程性评价比例,更有利于督促员工高效率的完成这段特殊时期的线上学习。
(五)不断学习、充实自我
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教师的素质直接相关,而教师的素质又对员工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能够深入学习研究学科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并能及时将这些新的信息充实到教学之中,拓宽了员工知识面的同时,也增加了员工对该学科的进一步认识,增强了员工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总之,有机化学的教学要随着员工和学校及专业的实际情况变化,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使员工在学习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师德师风
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政治立场坚定,方向明确;作为一名教师,治学严谨,热爱员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一) 拥护党的领导,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思想进步,品德优良,遵纪守法,作风正派。积极参加政治学习,认真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在学院教学管理的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
(二) 爱岗敬业,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项教学任务。教育要让员工终身受益,而不是丧失学习兴趣。作为一名教师,要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三) 尊重、关爱每一位员工。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是员工们爱戴敬重的良师益友,不仅坚守着内心最初的为师本真,孜孜不倦,教书诲人;而且同样以员工与朋友的身份,紧跟时代潮流,融入员工集体,引领员工,树德立人。并经常教导员工,学习上要求精,为了自己以后的职业自我规划,多学习相关技能提高自己的能力。作为老员工,要拥有自律性,自己生活,自我学习,自我调整。员工要努力成为爱思考、有理想、专业知识扎实、技能本领强大、有责任感的独立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