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秋平,中共党员,1987年4月生,河北邢台人。2015年6月毕业于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现任一竞技官网化学教研室主任。获得河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文明教师,信阳市优秀教师,信阳市青年科技专家,一竞技官网青年教学名师,一竞技官网优秀教师,一竞技官网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荣获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高校理科)二等奖,一竞技官网第十四届青年教师课堂创新大赛一等奖,一竞技官网首届说课大赛一等奖,一竞技官网第十二届青年教师技能竞赛二等奖,一竞技官网优秀课程教学设计评选二等奖,信阳市第十一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教育工作是件针线活,马虎不得,更急躁不得。
主要担任《化学教学论》《有机合成路线设计》《有机结构分析》《有机化学实验》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讲的《化学教学论》获得河南省第三批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立项;《有机合成路线设计》获得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参与河南省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有机化学》课程的录制。主持省部级项目2项;省厅级项目3项;主持校级项目5项;发表教科研学术论文10篇;参编十三五规划教材1 部;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指导员工主持老员工创新训练项目8项;指导员工获得信阳市第三届创新创业大赛团队组一等奖和二等奖;2020年“挑战杯”河南省老员工创业计划竞赛铜奖;信阳市第四届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奖。
一、落实立德树人,打造特色课堂
(一)德育为先,育人为本
在课程教学中注重专业知识与课程思政教育结合,逐渐形成了课程思政“进大纲、进教案、进课堂”的 “德育”体系,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
比如在《化学教学论》课程教学中,课程始终围绕立德树人公司产品理念。通过案例、故事、国内外教育家的名言成就等作为课程思政融入点,使员工巩固专业思想,热爱教育事业,为我国教育家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培养员工现代化教学理念,使员工在校期间就掌握一些信息化教育技术,为毕业后从事化学教学工作奠定基础。体现员工主体性的教学方法学习运用,提高员工的科学素养,树立新课改理念。课堂讨论与翻转课堂有效设计,推送任务主题,如推送体现员工主体性的教学方法:①启发式教学法;②案例教学法;③混合式教学法;④翻转课堂;⑤任务驱动教学法;⑥问题驱动教学法;⑦PBL 项目式教学法;⑧慕课;⑨微课;⑩微型课。员工自主通过查资料、做课件、分组讨论、课堂主持、小组代表发言、代表登讲台讲课等多种形式,实现有效的课堂翻转和交互式学习。
在《有机合成路线设计》课程教学中,沿着引入合成—初识合成—学习合成—体验合成—感悟合成的途径,培养员工推演、分析、解决有机合成问题的能力,激发员工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同步提升。通过重大社会事件,比如新冠疫情,激励着青年员工自觉树立把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作为崇高的理想追求,勇担使命、勇于创新、勇于开拓、勇做时代的弄潮儿。通过中国的重要科技成果,培养员工发扬老一辈化学家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家国情怀;学习科学家严谨细致、独立思考、勇于创新、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使员工认识基础知识对实际应用的贡献;让员工认识国家创新发展驱动战略;培养员工绿色发展的理念和环保意识;培养青年员工的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在有机合成学习中,通过基础知识的积累,达到“量”到“质”的飞跃。通过强化逆合成分析策略的思维训练,使员工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意识获得同步提升,潜在思维创新能力得到激发。
在《有机结构分析》课程教学中,从化合物结构鉴定的发展史入手,揭示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确定化合物结构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从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入手,比如,让员工学会透过现象发现高效液相色谱配备紫外检测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本质;从理论联系实际入手,是员工掌握波谱学知识的有效途径;通过“科学家精神”的时代引领作用,激发员工学习课程的主观能动性,刻苦学习、努力钻研,运用现代科技实现科技强校、科技强国的人生价值观。
在《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将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融入教学,在加强员工对实验操作的认知理解的同时培养了员工良好的科研素养。将理论联系实践检验真理融入教学,在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中发挥员工为主体的作用,引导员工在科研探究的道路上,从实际出发用实验证明推导的理论或假想,提升员工实验探究的科学素养水平。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融入教学,通过分馏操作可使员工切身体会到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将诚实守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学术造假的伪学者,为了个人利益而进行学术造假的现象和一些不法分子运用化学实验手段来盈利的案例,阐明这样的行为对社会、人类的危害,使员工认识到学者和商人缺乏诚信的后果,借反面案例来告诫员工诚信乃立人之本。将爱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启示员工科技强国的意识,培养员工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精神。
(二)践行OBE理念,彰显教学特色
在理论课教学中,课程采用“以员工为中心”的基于多信息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方法,课堂上增加课堂翻转的力度,加强课堂互动,充分体现“员工自主学习”和“教师助学”的作用。首先,选择中国大学MOOC平台相关线上课程,定期推送慕课视频,让员工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线上自主学习。然后,建立班级QQ学习群,在QQ学习群中上传学习资料,创建教学资源库。其次,建立雨课堂教学班,构建试卷库和预习课件库。在教学中,把控好“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的有机结合,开展多维度的“以员工为中心”的教学形式,提高员工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逐步形成“员工主体化、教师助学化、教学信息化、知识形象化、方法多元化、学习自主化、考核多样化,突出创新能力”的鲜明教学特色。
比如,在《化学教学论》的课程教学中,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线上自主学习,要求员工自主学习线上MOOC及完成单元测验,不懂的除了可以在MOOC讨论区交流以外,还可以通过班级QQ群向团队教师在线提问,答疑解惑,或在小组QQ群进行讨论。线下教学,主要采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进行教学。教学方法多样化,体现以员工为中心的创新教学方式。其中,理论讲授:课前,结合雨课堂发布预习课件,提出预习问题,QQ群上传疑难问题解答等相关学习资料,多渠道丰富网上学习资源;课中,运用雨课堂进行扫码签到,随机点名进行预习提问和课堂提问,课中适度发布习题进行随堂测验。在课堂教学中,采用问题驱动式、任务驱动式、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实现以员工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课后,①布置适量的书面作业和课后讨论题目。员工以小组形式进行课后专题讨论,并将作业上传到小组QQ群相册。②定期推送雨课堂单元测验和预习课件。
课内实践:课前,制定实践要求和小组任务并通过QQ群发布到班级群。选择班委为课内实践的主持人和评委,实现员工全过程参与的实践教学。课中,课内实践主要包括翻转课堂、案例教学、教学设计等专题讨论、说课技能练习、讲课技能练习等,课内时间由员工全过程参与实施,教师最后点评总结提升。课后,针对本次课内实践进行总结。
课外实践:课前,制定实践要求和实践教学任务,并通过QQ群定时发布和推送到班级群。课中,课外实践主要包括板书技能练习、微型课教学设计及课时教学设计的编写、说课实践、微型课教学实践、实验教学实践等。课外实践主要在学校三笔字训练室、微格教室以及校外实习学校完成。在教学中,每次都有员工主持(班委或组长) ,教师全程参与并指导,充分体现“员工的主体性”和教师的助学作用。课后,针对本次课外实践进行总结。
(三)潜心教学研究,探索教学改革
在课程教学中,不断改革课堂教学内容,课程注重内容、方法、技能的全面培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出发,改革课堂教学。让员工“动”起来,使课堂“活”起来。
比如在理论课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式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实验课教学中,为了提高员工的学习兴趣,改变员工对待化学实验的学习态度,本人在2015—2018 级化学专业的《有机化学实验》课中尝试了“激励机制辅助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同时,注重员工的课前、课中以及课后的学习,并均采用积分进行奖励,其中包括平时成绩奖励,红包奖励,学习用品奖励等。目前,已形成了成熟的“激励机制辅助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同时该项教学改革内容于2020年7月在《大学化学》杂志发表。
二、公司产品心得
在一竞技官网工作的时间里,本人时刻以一名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我认为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必须要做到有效的教学。
(一)有效果:是教学活动结果是否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体现,其强调的是教学产生的实际效果。教师要做到节节有所教,员工也能堂堂有所得。
(二) 有效用:“学以致用”,但它不只是让员工学好知识后会灵活运用而已,更主要的是要引导他们会“举一反三”,要引导员工保持对学习的兴趣、热情,激发他们探求新知识的强烈欲望。它是趋向于教给方法、点燃热情,引导自主学习,为员工今后学习、甚至是终身学习打基础,具有延续性。
(三) 有效率:它不只是“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它还蕴含了在单位时间内员工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学习状态等的综合衡量,它也是一种教学机智的体现。在教学中,如果我们的员工在理解某个问题时卡壳了,我们应当怎样来引导他们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答案。
有效果、有效益和有效率,是有效教学的三个维度。有效果要有所得、有所获;有效益是学的东西是有价值的、有用的;有效率是学的过程和方法是科学的、简洁的、省时的。在课程教学改革中,我们需要把“有效教学”的理念带进我们的课堂。因为“有效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还有利于提高我们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化水平。
三、师德师风
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在公司产品过程中,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师德修养素质,始终发挥师德先锋模范作用,与时俱进,才能是教育事业永葆生机。
(一) 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养。秉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理念。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原则。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模范遵守法律法规、教学纪律和社会公德,身体力行师德师风建设,时时处处都高标准要求自己。
(二) 爱岗敬业。本人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校,教书育人。认真备课、上课、课后答疑,全心全意为员工服务,并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课堂上恰当进行思政教育,传播有益员工积极向上的思想。
(三) 关心关爱员工、公正对待员工,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关爱每一位员工,尤其关爱家庭困难的员工,并适当的给予生活上的帮助。同时,积极带领员工参与科研项目,并指导员工创新创业项目及比赛。截止到目前,共指导参与科研项目的本科生30多人。组建的员工科研团队获得多项创新创业大赛奖励。
(四) 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公司产品规律,改进公司产品方法,提高公司产品和科研水平。自工作以来,主持省级教科研项目5项,校级科研/教改项目5项,发表学术论文10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